当前位置: 主页 > 平顶山资讯 >

科技创新活力足

时间:2020-11-28点击:
区块网

技术人员在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新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高压电器研究所有限公司特高压绝缘试验大厅内安装测试设备(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尧 摄

11月27日,部分尼龙行业院士、专家、产业投资人和知名企业代表等陆续莅平。他们将在11月28日开幕的平顶山“鹰创华夏”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尼龙城专场比赛中,参加尼龙产业主题演讲和高峰论坛、平顶山创新之夜、尼龙产业生态建设和创新创业风采展等主题活动,共谋尼龙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大赛汇聚了国内外尼龙新材料行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团队)和创新成果,与我市尼龙行业产业链条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对推动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此次大赛是我市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举措之一。为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我市整合优化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呈现全面发力之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43家增加到2019年的113家,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9个百分点。

聚焦主导产业,打造创新增长极

“十三五”期间,我市瞄准主导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源”、配置“智能芯”、添加“助燃剂”。

市科技局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活动,为主导产业发展注入“动力源”,组织开展了“尼龙产业”“碳基材料产业”等科技创新专题活动,绘制了国内第一张尼龙化工产业和碳基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导图,梳理出重大科技创新需求、难点31项,“捏指成拳”集中实施重大科技项目49项。“十三五”以来,市本级财政投入科技项目资金近亿元,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经费1.52亿元,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十百千”创新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185项,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20.67亿元,突破了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111项成果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推动我市高性能尼龙纤维、特高压断路器、特宽厚钢板、人造石墨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

针对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的现状,我市主动向国家高端智库和发达城市专业机构“借脑”。围绕中国尼龙城重大项目建设布局,在北京举办了对位芳纶和尼龙56产业发展科技咨询会。针对碳新材料行业骨干企业的发展需求,在长沙举办碳基材料专题培训,促成了碳-碳合金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等校企深度合作项目18个。组织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活动30余场次,帮助引进转化科技成果300余项,推动27家高校、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联合研发中心。

围绕中国尼龙城建设,推动平顶山新型功能材料集群成功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平顶山高新区获批成为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获得中央财政资金5000万元支持;今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为尼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创新资源。

聚焦深化改革,建立创新服务链

“十三五”以来,我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在政府管理服务优化、科技平台搭建、创新生态培育等方面持续用力,开展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打通科技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首席科技服务员制度,推动科技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从“扶持型”向“引导型”转变,从市县两级科技管理部门中筛选130人作为首席科技服务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方位服务,已累计服务企业1040人次、征集需求780条,解决需求756条。

我市还在全省较早建成投运科技大市场,健全以科技服务、宣传、交易、展示、孵化等为一体的功能体系,引进了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刘永,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等20多名教授专家;孵化出万企智云科技公司、鼎鹄智控科技公司等13家高科技企业;对接北京、成都等300余家科技企业,签约井下煤矸石分选及回填设备智能制造等7个总投资34.3亿元的项目。

科技中介机构是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机构,依托优势产业建设了国家高压电器检测中心、河南城建学院碳材料公共检测服务中心等一批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了32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力提高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率。

聚焦科技人才,组建创新生力军

我市坚持把创新型人才引进培育作为实施创新引领战略的根本之举,推动实施人才新政,组建科技创新生力军。

2018年,我市出台《全面推进“鹰城英才计划”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形成以“人才新政31条”为统领的“1+6+N”政策体系,激发了各类人才积极为鹰城创新创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人才总量约4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约17万,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各类领军人才2113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460余家。

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建设,利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柔性引进人才,近3年来累计投入财政科研经费1500万元,支持平煤神马集团在上海建立的联合研发中心,吸引了上海交大肖文德教授、上海交大973首席科学家贾金平教授等20余名高层次人才及其科研团队进驻。支持真实生物公司1800万元,引进杜锦发博士、王祥博士、郭旻彤博士等高端人才。培养了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平高集团钟建英、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神鹰化工公司吴秀云等一批填补我市空白的本土高层次领军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合创新资源,构建企业、平台、人才、机构、载体、专项‘六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大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力争到2022年,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在15%以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左右,以卓有成效的科技工作,助推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会杰说。

(本报记者 孙鹏飞)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