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平顶山资讯 >

高一善:“土里刨金”发展蔬菜种植

时间:2020-12-09点击:
区块网

高一善(左)与张延辉在查看工人采摘的蔬菜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这茬菜长势不错,近段各地蔬菜价格上涨,咱这茬菜估计卖150万元不成问题。”12月3日,鲁山县马楼乡贾集村一家蔬菜基地旁,高一善对合伙人张延辉信心满满地说。

绿油油的蔬菜地内,采摘、装筐、搬运、装车……百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时不时传出说笑声。

从小萌生创业想法

今年31岁的高一善家住鲁山县瀼河乡赵楼村,从小就有创业的梦想。大学毕业后,高一善先是在广州做了3年多的旅游生意,之后在鲁山县城做传媒和酒水代理生意,虽然效益不错,但他仍想发展属于自己的产业,特别是带动家乡人一起致富。2016年春,一个偶然机会,高一善认识了马楼乡薛寨村的张延辉。

张延辉今年40岁,2003年退役后在天津市工作,后又在云南等地经商。与高一善一样,张延辉从小也有创业的梦想,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怀着对农村和土地的深深眷恋,两个有共同梦想的人决定一起创业。

“土里刨金”种植蔬菜

马楼乡与“蔬菜之乡”张良镇相邻,也适合种植蔬菜,高一善和张延辉此前经商中也掌握了不同的销售渠道,两人决定打造蔬菜基地,一起“土里刨金”。

放着城里的工作不干,却要回家种菜,高一善和张延辉的想法遭到了家人反对,但两人坚持自己的想法,决定在农村大干一场。

慎重起见,两人先到上海、深圳、云南、广东、广西、山东等地进行了考察,结果愈发坚定了他们种植蔬菜的决心。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他们先成立了公司,之后在马楼乡贾集村流转土地1000亩,开始种植蔬菜。

“有人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儿。”高一善说,起初因为不懂技术,不仅蔬菜产量上不去,菜的品质也不行。之后他们聘请了专业技术员,并跟着技术员干中学、学中干,硬是从“门外汉”成了“土专家”,什么季节使用什么肥料,土壤缺乏元素后种出的菜会是什么样子,两个人了如指掌。

技术强了,菜的品质提上去了,蔬菜一时供不应求。2019年10月,蔬菜种植面积由当初的1000亩扩大到现在的2100亩。

“我们种植的有广东菜心、芥蓝等多个品种,目前每天销售两吨多,远到北京、广州、深圳、上海,近到郑州南阳许昌,都有我们的销售渠道,从不为销售发愁。”高一善说。

村民家门口能挣钱

“自从村里有了这家公司,俺家日子越来越好了。”提起这个蔬菜基地,58岁的贾集村村民孙小春喜笑颜开。

孙小春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从公司成立那天就在蔬菜基地干活,现在专门从地里往冷库运菜,每月工资3000元。“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老了老了还能上班挣钱。”孙小春说,因为有了固定收入,他家成功脱贫。

“俺家也是沾了这家公司的光。”今年62岁的燕楼村村民王松义提起蔬菜基地同样感动不已,他说,自己年龄大了,出外打工不行了,两年前,他经人介绍到这里收菜,每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

“目前在我们这里干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0多人,日用工最多时达300多人,其中固定工160人。”高一善说,为了便于管理,公司还特意成立了生产部、质检部、打包部、植保部等部门,每个部门有责任组长,目的就是干好活儿,保证蔬菜质量。

“他俩不仅把蔬菜种出了名堂,还帮不少贫困群众摘掉了‘贫困帽’,在脱贫攻坚方面功不可没。”马楼乡党委组织委员李强说。

------分隔线----------------------------